一、選材:電路改造需要的材料
我們在進行電路改造時所川的材料包括:電線、PVC管、開關、插座、暗盒等。
二、工藝:電路改造施工工藝
在裝修時,電路一般會采用開槽埋線、暗管輻射的方式。這樣在裝修好之后,墻而會是平平整整、清清爽爽的。在加裝插座時,要先漸好拍,然后再將電線套入PVC管,再埋入墻中,最后將槽封好。
三、施工:電路改造施工要點
1、電線施工要點
(1)電線和套管要使用國家質量認證的產品。
(2)禁止將導線直接埋入抹灰層內。
(3)插座接線要符合“左零右火,接地在上”的原則。
(4)電線施工要嚴格遵循“火線進開關,零線進燈頭”的原則。
(5)套管中所有的電線必須為“活線”,即在裝修時要先固定套管后再穿線.否則即使只有一根電線損壞,也很難將“死線”拉出來更換。
(6)電線與暖氣、熱水、煤氣管之間的平行距離不應小于300mm,交叉距離不應小于100mm。
2、電路套管施工要點
(1)盡量讓所有的電線都套管,無論是電源線、電視線還是電話線。
(2)導線在套管內不應有接頭和扭結。
(3)空調及大功率電器應單獨設管。
(4)強電(照明線、插座線、空調線)與弱電(寬帶、電視線、電話線)不得裝入同一個套管內,也不能同槽布線。
(5)強、弱電距離太近,若強電和弱電在排列上太過于“親密接觸”,而中間沒有保持足夠的距離,也許在排布上比較整齊,但在之后的使用上會導致強弱電互相影響而造成電視信號不清晰。強、弱電套管的間距應該在150cm左右,以減少它們之間的電磁干擾。
(6)同一回路電線應穿入同一套管內,但套管內總根數不能過多,應以電線總截面積(包括絕緣外皮)不超過套管內截面積40%為宜。
3、插座、開關施工要點
開關盒底邊距地面距離最好在1.2~1.4m之間,側邊距門套線最好是大于或等于7cm。整套居室所安裝的開關的高度相差不得大于5mm,燈具開關必須串接在相線上,零線不能串接在開關上,如果是在安裝潮濕的場地,如浴室等,必須使用密封式或保護式插座,安裝高度不低于1.5m。
4、墻內暗埋道時,開槽必須用切割機開鑿(混凝十墻除外),寬度一致,線管深度低于墻面10mm,寬度是管外徑的1.5倍。嵌入墻面的管道深度不小于10 mm,水平墻槽的開鑿不能超過1000mm,防止破壞建筑結構。
四、驗收:電路改造驗收技巧
電路改造完以后大家一定要認真的驗收,大家在驗收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:
(1)材料驗收。不論是什么施工,大家一定在材料進場時進行驗收。對于管材好壞的鑒別,在前面己經介紹過了,在這里就不在給大家重復了,但大家千萬不能省略了材料進場驗收的過程。
(2)電線有沒有套絕緣管。若在施工時將電線直接埋到墻內,導線沒有用絕緣管套好,電線接頭直接裸露在外。就會存在隱患:比如電線老化而導致電線破損造成電線短路:同時,一旦出現電線斷掉的情況根本無法換線,只有砸墻敲地。外面加上絕緣套管,同時電路接頭不要裸露在外面,允許有接頭。因此要規范操作:電線鋪設必須在應該安裝在線盒內,分線盒之間不允許有接頭。
(3)絕緣管長度是否能與配件連接起來。如果因絕緣管長度不夠,此處恰好為一轉彎,不放置連接配件,在與接線盒交接處露出一節。這樣操作存在如下隱患:在入住很長一段時間后可能會因為線路老化而造成漏電。因此正確的操作是:在管口和接線盒之間應該有東西連接。
(4)是否重復布線.如果大量重復布線,不僅多用材料,浪費業主的財力物力。同時也存在隱患:一旦線路出現問題,在有如“天羅地網”的布局中很難檢測,規范的操作是:周密安排,在不超過管的容量40%的情況下,同一走向的線可穿在一根管內。但必須把強、弱電分離。
(5)強、弱電是否放置一起。若把強電(如照明電線)和弱電(如電話線、網絡線)放在一個管內或盒內,少鋪一根管,雖然省時省力,但卻存在隱患:如打電話、上網時會有干擾,同時一根管內穿線過多也有發生火災的危險。其規范的操作是:強、弱電應分開走線,嚴禁強弱電共用一管和一個底盒。
(6)電線是否分色。零線、火線等所用電線的顏色不同,在布線時必須分色,但如果不分色,存在的隱患是:一旦線路出現問題,再次檢測分不清線。因此在驗收時要檢查是否按規范操作:底盒接線包線布用不同的標志包扎。火線用紅色線及紅色包布,零線用藍、綠、黑色,應用同種顏色包線布包扎,接地線應用黃、綠、藍線。
(7)膩子是否當水泥用。有不少的工地上,施工隊的錯誤常常是明知故犯的,橫向開槽不說,線管布線完成后,竟用膩子粉當做水泥用。這樣存在的隱患是:裝修時橫向開槽破壞了整樓體的承重,原設計的抗震能力降低。規范的操作應該是:用于封堵線槽的水泥,必須與原有結構的水泥配比一致,以確保其強度。